城市站点
> 【中山古村】中山板芙镇里溪村:红色文化村
详细内容

【中山古村】中山板芙镇里溪村:红色文化村

时间:2020-05-23 16:24:11     人气:4259     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作者:admin
概述:里溪村位于中山板芙镇南部低矮丘陵山间,东邻深湾村,南靠神湾镇,西临石岐河,北接金钟村,由月角、鲤鱼头、大树林3个自然村组成。......

      里溪村位于中山板芙镇南部低矮丘陵山间,东邻深湾村,南靠神湾镇,西临石岐河,北接金钟村,由月角、鲤鱼头、大树林3个自然村组成。



      板芙镇里溪村村貌(图源:“中山发布”,颜敏斯 摄)

      该村被誉为 广东省的“小岗村”, 是 广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行者,在1976年下半年村率先推行“联产到劳”(比安徽小岗村早2年)。1976年,中山市板芙四联大队围二生产队实施了“包工定产到劳、以产计分、超产奖励”的生产责任制,但板芙公社里溪大队的干部认为该生产制度的做法很难改善社员的生活,他们提出了另一种生产制度—— “联产到劳”(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雏形),里溪党支部书记林德成带领大队干部,冒着坐牢的风险进行土地革命,逐步把集体土地连同生产资料分给农户,农户按要求上缴国家粮食任务,其余粮食属于农户自己,打破农业生产“大锅饭”大集体模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现了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解决了村民的温饱问题。因当时政策不允许,上级领导对里溪土地改革的做法采取“六不态度”(即不支持、不反对、不鼓励、不提倡、不报道、不推广)。1978年10月,中山举行“实践检验真理标准”讨论会,板芙公社领导顶着压力,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里溪大队联产到劳、包产到户的做法和经验,并于1979年选择19个生产大队为试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中15个生产大队在当时的早造中获得大丰收,平均每亩比上年早造增产43公斤,总产增24.5万公斤,增长24.5%。 同年,广东省第一次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现场会在中山召开,要求全省解放思想,学习里溪成功的改革经验。里溪村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改革提供了经验,被誉为广东“小岗村”。


      板芙镇里溪村石刻“鲤溪”(图源:板芙镇党政办提供)

      里溪村不仅是推行农村土地改革的先行地,还是 中山市抗日革命老区。1938年8月,革命地下党组织在中山县开办青年训练班(简称“青训班”),当时,板芙鲤溪(今里溪)村的蔡祥、梁振昭、蔡镇光3名青年参加了学习,他们毕业后加入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回里溪村,团结村中男女青年40人,于 1938年12月组织成立一支抗日的武装部队——抗日先锋队里溪中队,里溪村也就成为抗日革命根据地。抗日先锋队里溪中队先后参加多次较大的战斗。第一次是在1939年,曾有一小队日军在黄牛头山驻扎,抗日先锋队遂在黄牛头山奔袭日军的阵地,狙击了日军的进攻,歼灭日军10多人,缴获武器一批,逼使日军连夜撤退。第二次是在1944年,日军入侵金钟、里溪,里溪青年运用游击战术击退日军。第三次是1944年围剿金钟山伪军梁友匪帮的战斗。在抗日战争期间,里溪村民也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担任联络员,为中共地下党送粮送情报,保护革命人士。抗日先锋队里溪中队队长 梁振昭带领村民英勇抗日的事迹广为流传,至今仍流传有《黄牛头山战斗》《金钟山顶痛击日伪军》《掂坑山抗日伪战斗》《冬至日,天寒地冻,勇炸炮楼 好蔡吉,神机妙算,智擒匪首》和《里溪中队夜袭翠微伪军》等抗日故事。1989年,中山市授予里溪村革命老区称号。


      黄牛头山(图源:“中山发布”)

      1998年12月,里溪村为纪念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修建了 烈士纪念亭,并由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一支队队长 欧初题词“浩气长存”,楹联刻有“碧血千秋化春雨,壮怀万古激后人”。里溪村红色文化蕴含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亭成为 板芙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于每年的清明节在这里举行缅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世代相传,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里溪革命纪念亭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在中山著名的侨乡南区,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古村—— 沙涌村。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马驳、马驿从新会县城金紫街迁此村定居,因村旁河涌多沙,定村名为沙涌。又因村民多姓马,曾名马家庄。沙涌村坐落于五桂山山脉文笔山西边。

          沙涌村是中国近代百货业先驱 马应彪的故乡、中山历史文化名村和广东著名侨乡,因忠义乡贤马南宝献粮饷军、抗元护卫南宋端宗皇帝赵昰获赐工部侍郎而号称“ 侍郎故里”。

          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划定为 中山市历史文化街区,是 广东省侨界人文社区的示范点和 中山市旅游特色村

          沙涌村

          沙涌历史文化街区

          沙涌历史文化街区是 中山四条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主要形成于清末民初,南起教忠街、应彪路,北至长兴街、横岭九街,西起仁和三巷,东至泽秀街,至今仍保留 民国初年的街巷格局,呈现以南宝大街为主轴的"鱼骨型"街巷结构。有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16处,其传统建筑多运用“中西结合”和“外洋内中”的建筑手法,形成极具特色的 融中西方文化于一体的华侨建筑景观

          “宋帝遗蹟”牌坊是为纪念宋工部侍郎、沙涌村人马南宝而建。南宋景炎年间,抗元失败的宋端宗赵昰与丞相陆秀夫、抗元大将张世杰等从潮州浅湾南逃至良都沙涌,并建行宫于马南宝宅内。马南宝竭力保卫,倾尽所有家产献粮千石饷军。端宗敕奖其功,召拜为工部侍郎。崖山之战,宋朝灭亡。马南宝泣血写下:“ 黄屋匡扶事已非,遗黎空自泪沾衣。众星耿耿沧溟底,恨不同归一少微。”后再组织义士伺机起义,因叛徒告密战败,以36岁英年壮烈殉节,后世建牌坊表彰其事迹。原牌坊由全麻青石雕塑镶嵌而成,可惜在1966年被毁,1987年集资重建,与村口琉璃瓦顶牌坊合二为一,面朝村内的匾额上写着“忠义乡贤”“侍郎故里”,面朝村外的牌匾写着“宋帝遗蹟”“沙涌”。

          南区沙涌村宋帝遗迹牌坊

          文笔塔巍然耸立在绿意盎然的文笔山巅上。据说是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村民为纪念马南宝抗元扶宋有功而建。塔高约18米,底周长13米,占地面积约23平方米。台基为花岗岩,青砖砌筑塔身,呈笔尖状并镶嵌“彩笔生花”石刻,简洁古朴,宛如一支大笔。2009年被定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区沙涌村文笔塔

          镇龙阁(文阁塔)位于南宝大街157号附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村民为求风调雨顺而建,“镇龙”意为“镇住恶龙”。该塔原为六角形三层仿楼阁式砖木结构,通高约18米,塔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仅存塔基和匾额;1992 年由华侨和村民委员会出资重建,现塔身共五层,以琉璃飞檐相隔,塔基宽阔,高12.28米,塔围10米。

          南区沙涌村镇龙阁

          马公纪念堂建筑群建于1933年,由三栋建筑物构成,是先施百货公司创始人马应彪为纪念其父马在明,以及自己“老来安居家乡”而修建。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7620平方米,包括仿罗马穹顶式的两层建筑“ 一元堂”,仿英钟楼式的三层建筑 “ 南源堂”和仿西班牙式的三层建筑“ 妇幼院”(又名“沙涌先施学校”),以及中式重檐八角攒尖顶的“ 在明亭”,为中山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近代华侨建筑。2008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南源堂”除中座纪念堂带中国古建筑风格外,左右两座大宅均为欧陆式风格。而“妇幼院”是马应彪专门为当时村中妇女、儿童设计建造的,旨在为妇女、儿童提供学习场所。为确保教学质量,妇幼院的教具均从香港购置,堪称当时中国农村里设备最齐全的妇女学校,也是当时中山农村最早的妇女学校。如今,这些纪念性建筑均改建为沙涌老人活动中心、幼儿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和游客流连忘返的场所。

          南区沙涌村马公纪念堂建筑群

          沙涌马家枪

          沙涌人崇文尚武,精武精神穿越千年。说起 马家枪的悠久历史,其名称首见于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是中华武术传统枪法体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沙涌马家枪由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将军 马援所创,于南宋年间传到沙涌。

          据沙涌马家枪的第25代传人 马钰泉介绍,马家枪属长兵器类,枪技兼带棍法,以棍法为皮肉,枪法为神骨。枪法特点是枪身长而重,枪腰刚劲有力,枪头轻巧,动作紧密迅速,重点在于手法的运用。枪法风格提倡灵活多变。枪法主要传承有劈、点、崩、拦、拿、扎(刺)、抡、舞、戳九式技法,技法搭配组成不同套路。沙涌马家枪虽起源于北方,但长期在广东香山县流传,因此结合了南派武术的特点,风格灵活多变,取南北武术精华所长。无论如何变化,其传承几百年从未间断。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马钰泉父亲马演南主动向社会免费招徒授艺,传承和推广马家枪法。1998年,马钰泉继承父亲的事业,用行动去传承这个传统文化。2006年,南区办事处为弘扬马家枪传统文化,提供南区良都龙狮艺术馆让马钰泉授课,并牵头推动马家枪法走进校园,在各学校开设兴趣班,由马钰泉到各学校教学生练习马家枪法。马家枪法在慈善万人行公益活动、南区公益文化节或其他重大节日、盛会中参加展演。2018年11月,南区沙涌马家枪法入选 中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学生学练南区沙涌村马家枪法

          值得一提的是,沙涌村人杰地灵,抗元义士马南宝,“中国百货之父”、中国近代百货业第一人马应彪,“史努比中国之父”、世界级手模大师马乐山均出自沙涌村。

          游人若在沙涌古村街道上寻幽访胜,迎面而来的皆是宋朝的往事、民国的风物,村落里一座座的历史建筑链接着不同时代的风云,呈现出一幅幅底蕴深厚的历史画卷。

  • 好消息,好消息

    小朋友们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集“生态、趣味、科学”

    于一体的室外公共活动场地

    南部组团儿童公园

    将在6月1日恢复开放!!!


    南部组团儿童公园位于三乡镇平南村,目前开放区域面积超3万平方米。园内配套了青少年活动区、婴幼儿游乐区、学龄儿童活动区、水动力科普区、交通安全科普区、消防安全科普区、儿童运动区、自然草坪区等适合各年龄层面儿童参与的康体游乐设施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