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中山南区沙涌村经过一番加固翻修,重获生机
详细内容

中山南区沙涌村经过一番加固翻修,重获生机

时间:2020-06-07 11:40:11     人气:1300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南区沙涌村南宝大街支路的巷口,低矮的院墙簇拥着“逢园”温润的木院门,在一众森然的铁门之中招人喜爱。这是华侨的老屋,原本年久失修,三进房子中的二进已经没了屋顶,经过设计师尤津和朋友一番加固翻修,如今又焕发了活力,成为他们与好友喝茶聊天吃饭的雅集之地。......

      南区沙涌村南宝大街支路的巷口,低矮的院墙簇拥着“逢园”温润的木院门,在一众森然的铁门之中招人喜爱。这是华侨的老屋,原本年久失修,三进房子中的二进已经没了屋顶,经过设计师尤津和朋友一番加固翻修,如今又焕发了活力,成为他们与好友喝茶聊天吃饭的雅集之地。

      在逢园之前,尤津改造过三溪村的三溪汇,后者如今已是当地的一处打卡热点。成长于北方的尤津对南方民居的雕梁画栋、精致灵巧格外偏爱,尤其是中西结合的岭南民居。它们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家族的故事。朋友李先生是同道中人,热衷保护本土文化,看到朽坏的老宅常常痛心不已,便邀请尤津前来加固改造。南区的“逢园”是尤津的第三个老屋改造案例。

为屋内引入阳光

      这是一间典型的岭南三进民居,一进与二进之间,开一天井,天井的设计令大厅显得大气堂皇,通风采光都比其他旧宅出色。但在尤津最初接手改造这一房屋时,它如同其他被时间荒芜的老房子一样破败不堪,二进空间的屋顶都没了,厅堂两侧二房、三房的房间也同样残破,树木长进屋内,形同“野林”。但细观屋内装饰布置,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共冶一炉。大厅门楣上有传统木雕,喜雀临门,五福寿桃,寓意吉祥。大屋外开窗户上罗马风情的窗棂,典雅质朴,而屋内西洋风景油画、花鸟油画也不在少数。屋内各房间颇有南洋风格,开朗而实用。尤其是几扇彩色玻璃花窗格外打动尤津,“在北方很少见到这样瑰丽的色彩。”她特意将蓝色和黄色的玻璃保留下来。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他们先对房屋进行了加固、重修,补好房顶,敲掉此前租户随意堆砌的墙壁,让空间更为敞亮。天顶也专门留出一排空瓦片,装上玻璃,让阳光透进屋内。厅堂内以红色镂空花砖做了一个隔断,将前厅和中堂做一个自然的分割,接下来,为让厅堂两侧的房间更明亮,她还在大厅与侧房连接的墙壁上凿出狭长的缝隙,安装琉璃窗花,让天井的光线尽可能多地溜进房间。房间内部内饰风格仍与当初一脉相承,只是更为整洁、文雅。

      虽然看似变化甚微,其实修复、加固的工序繁多。原本的内墙刷着前度租户刷过的白灰,修复时需要一点点磨掉以还原本来的墙体。光是这一道工序,就让施工的师傅们感慨这辈子从来没做过这么辛苦的活儿。

      为了让大屋更显生机,尤津在屋外一圈都种植了竹子,微风拂来,竹叶婆娑的身姿倒影在彩色窗花上,颇具诗意。而在屋外生长的一棵龙眼树经过打理后显得更加茁壮。绿树掩映之下,尤津搭建的玻璃凉棚中,还种植了葡萄,垂满硕果,待朋友相聚,便可采摘食用。

以文化充实空间

      修缮历时两年,尤津说改造老屋的过程犹如孕育一个孩子,其中有苦痛,有惊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像是不断突破自己,连施工的师傅都觉得这比装修样板房更有趣。到目前为止,这个原本破败的侨房一点点眉目清秀,但尤津说这还不是它最好的状态,因为房子还需要有人去养。

她的朋友李先生热爱收藏绘画,从前苦于无地存放,现在这里成为他的一个小小的画廊,而三进后方的小空间也变成了藏画和器皿的仓库,让这个原本枯萎的空间更有文化味道。午后时分,一缕斜阳顺着玻璃窗户透进屋内,打在案几的佛像和绘画上,屋内人悠然享受静谧。三两好友相约院中,或是插花,或是品茶,或是闲聊,又或者是独处发呆一会儿,享受片刻宁静。

      左恒美,右沙涌,恒美以李氏居多,沙涌以马氏居多。老屋周围都有众多历史古迹,恒美村有座清道光年间的步月古桥,沙涌村有清嘉庆年间的镇龙阁(塔)、名人马应彪纪念公园、“史努比的中国之父”马乐山工作室。沙涌村至今还保留着大小不一、建筑各异的老侨房80余间,这里也成为热爱老建筑的人们的寻宝地。

      逢园的原屋主是马定邦博士,现在屋中还有一块“神仙济世”的牌匾被保存下来,牌匾上题的是马定邦的父母马石川、李尘之名。

      马石川是广东省著名药师,李尘为广东省著名中医,曾任职中山中医院,以针灸名于世,声名远扬。而李尘的父亲是李翰屏,旅加华侨,与其父亲李棣同为孙中山同盟会会员。李翰屏还曾经被孙中山委任为“大元帅府驻港筹款委员会委员”。

      马李之子马定邦旅居美国,老屋荒弃,这段尘封往事也再无人提。逢园修复,宛若新生,似是留下这前尘记忆,说给后人听。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近日,广东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均已实现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证照签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商品房预售许可办事流程,减少企业办事跑动次数,方便有关单位或个人査询预售许可证信息,实现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等在商品房预售许可中的应用。今年3月,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专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证照签发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证照签发工作。据统计,截至5月底,广东全省各地已签发两万四千多张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照,被相关部门调用近四千次,取得初步成效。

          实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证照,一是有利于企业办事。企业不再需要携带和管理纸质证书,取消了到窗口领取资质证书等环节,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办事少跑腿,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如河源市明确企业办事无需携带实体证件,无需提交复印件,不用到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去领证。

          二是有利于群众查询。购房群众在购房时,可以更方便的核实项目预售信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如江门市在电子证照上生成了二维码,方便群众扫码查询。

          三是有利于部门监管。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证照相关证照信息同步推送到省大数据中心,既便于主管部门利用数据中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方便相关部门在办理企业业务时调用信息,减少企业报送材料,减轻核实企业材料工作压力,如东莞市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电子证照信息已被有关部门调用两千多次。


  • 码头遗址

    古径局部

          鳌山村码头遗址及古石径,位于中山市黄圃镇鳌山村。码头遗址始建于宋代,现存台阶石板部分为明清重修。

          山村古石径位于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鳌山村,建于明代,由鳌山村码头遗址石台阶(上36级)沿饭盖岗拾级而上至山腰,顺坡而下(下36级),最后到“北约通津”牌坊前,故称三十六级。全长约400米,宽约1.1米。古石径由三列花岗岩条石并排铺砌而成,有部分为横铺的红砂岩或花岗岩条石。部分石面凿有榄形条纹以防滑。这条古石径是当时村民到黄圃墟的必经之路,故有“过岗”之说。该石径是中山现存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石板路之一。

          鳌山村古码头与古石径连接,见证了本地聚落与环境变迁的历史。2012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