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我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
详细内容

我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

时间:2020-07-03 11:25:31     人气:1138     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
概述:1925午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梧州人民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随后,在李济深先生的倡仪下,开始筹建中山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国家民族建树的丰功伟绩......


  在广西梧州市中山公园里,有一座银灰色的纪念堂,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中山纪念堂。


  1925午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梧州人民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随后,在李济深先生的倡仪下,开始筹建中山纪念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为国家民族建树的丰功伟绩。1926年初,在孙中山先生曾驻足远眺过西江秀丽景色的茶山(即今中山公园)顶上,举行了中山纪念堂奠基仪式。1928年夏正式破土施工。不久,粤桂战争爆发,广西银行歇业,存于银行的经费荡然无存,工程只得停止。直到1930年春,粤军进驻梧州后才征款续建,同年10月纪念堂建成。中山纪念堂主体建筑的平面成“中”字形,与四季长青的山峰相映衬,寓中山先生万古不朽之意。198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中山纪念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自从辛亥革命以后,由于敞开了“闭关自守”的门户,中外来往逐日增多;又由于中山地邻港澳,放洋经商者众;加上当时国民政府曾倡导科学救国,而欧美科学比我国先进,一切进口科技书刊,多为英语(世界语)版,所以出外谋生者和一些研究外国科学的知识份子,都趋向于进修英语了。


      中山最先办起英语单科教学的,是一位姓黄的老师,他在石岐南区新圩设帐授徒。黄氏系民国初年广州市官办两广方言学校英文科毕业生,可以说是本县英语单科教学的始祖。


      民国廿二年(1933年),侨汇通畅,学习英语的人,也渐渐多起来。石岐南区杨鼎新及本县濠头乡郑景宋二人呈准当时的教育局并发给办学执照。他们在石岐深巷的郑氏大宗祠开办漠礼逊英语学校,开学时学生不足二十人。可是到了第二年(1934年),学生增至八十余人。该校是自筹私办的,自然没有公助,但因收费昂贵,足够自给有余。到1935年,学生竟增至百多人。于是再租校侧的周麟郭公祠为授课分点,加添班次。


      就在这年暑假后,又有一位从澳洲归国的澳洲籍妇女,她在石岐南门(民生中路)杨氏大宗祠附近开办“这是英文学校”。此时学英语的人仍有增无减。


      1937年,石岐东门街(孙文东路)又开办了一间“OK英文书舍”。尽管校舍浅窄,教学设备简陋,还是座无虚席,远远不能满足时人学习的要求。中山二区卢国璋又在石岐悦来街(即现在中区院门诊部附近)开设了英语补习班。与些同时,县内各乡如长洲、濠头等地也先后设班教习。更有私人在家教育或上门充当家庭老师的,这是过去中山英语教学的鼎盛时间。


       这次热潮,持续到中山沦陷后即转入低潮,以后由于种种原因,直至解放后的七十年代,才重新掀起“英语热”的高潮。


  •   上了年纪的中山人,大抵都熟知这样一句歇后语:“五十斤柴——一乐(络)也!”这或许能让人了解当时柴行柴店装售木柴的概况。他们把以薪木劈成的柴,在竹兜内(俗称络)叠齐盛放,每络为50斤,这样交易起来比较方便。当时用的是司码秤,其斤曰司斤,比今市斤略多。


      既然在开门7件事中“柴”被列为首位,成语中也有“米珠薪桂”之说,可见柴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旧时未有其它燃料可代的岁月中,简直是不可一曰无此君,缺不得的。所以不难想象,柴炭业必然成为百业中最早出现之一。虽然中山(香山)最早的柴炭业盛况已无可考,但流传着一则文人与柴的故事。话说南海状元伦文叙在孩童时就曾以“有柴出卖”四字作鹤顶诗:“有意披星戴月来,柴门紧闭扣不开。出声恐怕惊邻里,卖酒人家请出来。”南海与香山相近,大抵也有这类佳话。


      中山的柴,既有采自本地山区,也有沿西江河水运而来。本地山柴,多经五桂山石鼓运往石岐。后山柴缺乏,则一方面割芒代替,另一方面从西江购进。西江进入中山的木柴统称西江柴,主要有松碌(松树树干截成段,俗称“碌”)、杂柴、□柴。杂柴是天然林中多种树木混合的总称。□柴是□木所产,还有荔枝柴也很旺火,砍的多为野生荔枝,今已难找到。而山上常见的鸭脚木、黄桐等速生树种,烧起来火不旺,无人乐意取用,故保存较多,这也是树木间的保命哲理。


      既然水运船载,在河岸就会有柴仓。一些柴店亦沿河开业。如楠记柴店等,成为首家接西江柴的较著名字号,从此批发给多家城内柴炭店,购销畅旺。岐江河岸至老安山一带,都有柴仓或栏栈。


      辛亥革命后中山有柴店200间,1949年工商登记时,仅石岐便有58间,员工181人。行业同业公会会长由郑藻、黄楠、徐鲁满等人担任。


      柴店多兼售炭,故统称柴炭店,但烧炭的木材更要讲究,所以炭的供应少而价昂。有的店还兼售火水,以便居民用火水炉烹饪。


      1956年1月,石岐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组成几间“燃料商店”,4间门市部,柴仓在老安山,人们购较大量的柴,便往柴仓去取货。以后又增加了煤的供应,成为柴煤店。70年代社会物资紧缺时,连木柴供应也很紧张,不少市民都曾入山取柴割芒,以补国家供应之不足,但这又与护林政策抵触,以至出现连夜摸黑运柴草进城的现象。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多数居民都已用上煤气炉,主要燃料从柴变为煤气,煤柴业已无多大空间,以至逐渐消歇,只留下一些卖炭小店,提供烧烤者用炭之需了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