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沙溪三月三
在中山的沙溪镇云汉村和龙头环村至今仍保留着“三月三,北帝诞”的风俗,村民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就在北帝庙前举行隆重仪式进行拜祭。
云汉村“三月三”庙会的习俗,六十年一届的“罗天大醮”已经举行过七届,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沙溪镇云汉村民信奉北帝,明朝年间在村中建起一座用蚝壳作外墙的北极庙,每年三月初三就在北帝庙举行隆重的仪式进行拜祭。后来,村中刘姓等族老商议:每遇乙酉年就对北帝庙维修一次,对庙宇结构进行修葺,为庙内的菩萨重贴金箔并且设坛奠土,当地村民称之为“打醮”,奠土这一年谓之“罗天大醮”;一般年份谓之“太平清醮”。每遇六十年一届的“罗天大醮”,云汉村就会一片祥和瑞气和歌舞升平,唱戏活动等连续举行七天七夜,甚是热闹,村民称之为“七昼连宵”。在三月初三“北帝诞”这一天,云汉村还会举行民间艺术巡游的仪式,作为当地“北帝庙奠土”的庆祝仪式。境内的醉龙、飘色等极具特色的民间艺术队伍也请来一起表演,甚是热闹。清朝同治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风俗卷中写道:“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写的就是云汉村在“北帝诞”期间进行打醮的热闹情景。
云汉三月三史料——清同治《香山县志》卷五风俗篇。
龙头环村“三月三”拜祭巡游习俗也一样盛大而隆重,村民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宝诞当日在村内的龙头环北极殿进行开坛建醮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龙头环北极殿始建于清朝道光辛巳(公元1821年),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当时庙宇较小,在光绪戊戌年(公元1898年)仲冬进行一次修缮。北极殿供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不单是本村和邻村善信前来参拜,而且海内外乡亲、港澳同胞回乡时也来上香拜祭。在三月初三“北帝诞”这一天,龙头环村会请来喃无道士先在北极殿进行过社祭拜,过社之后,紧接为龙、凤和狮子点睛,而后由身穿传统服饰的青壮年抬着圣坐环绕三圈走座,喃无道士和周、刘、王、侯五姓代表恭请禾谷夫人、华光大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坐,三位菩萨坐镇准备出巡。上午九时,由一千六百多人组成巡游队伍,在锣鼓声、鞭炮声中浩浩荡荡地出发,横标红旗上面写着:“龙头环北极文化联欢民间艺术飘色大巡游。”按民间传统,头锣、罗伞、彩旗排行于先,禾谷夫人、华光大帝、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圣座分三组,每组由八个青壮年护驾。紧跟着为喃无道士乐队,参加大巡游的还有:周、刘、王、杨、侯、陈六姓方队、八仙贺寿乐队、龙头环小学吹打队、花篮队、申明亭鹤舞队、圣师凤队、龙头环武术队、象角飘色队、八音吹打队、金、银龙队、养颐山庄武术队、关帝庙方队、龙头环小学鲜花队、花环队、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方队以及龙头环龙狮队。巡游队伍经过村内大街小巷,爆竹声、鼓锣声此起彼伏,吸引周围群众驻足观看。菩萨出巡路过祠堂庙宇,各姓氏宗祠也备上供品恭迎圣驾,善信就地参拜。长龙般的巡游队伍行至龙头环门楼的时候,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由于龙头环与龙聚环在明朝期间同属屯村,为此,队伍穿过村门楼前往拜会龙聚环村之龙环古庙,而龙环古庙与龙头环上关庙传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大巡游队伍到达龙聚环门楼时,龙聚环村群众热烈欢迎龙头环三月三大巡游队伍的到来,龙环古庙更是人山人海恭迎圣驾。龙头环北极文化联欢民间艺术飘色大巡游历时四个多小时,环绕全村和龙聚环主要街道,沿途爆竹声响个不停,队伍收到观看热闹的群众夹道欢迎!晚上北极殿举行斋宴,筵开三百多席,宴请各界嘉宾、热心人士以及乡亲父老,文艺晚会同时上演。
对于家乡的“三月三”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最热心的莫过于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捐钱出力,不畏路途遥远地回乡参与盛事,“三月三”在沙溪已成为了维系海内外乡亲的一条重要纽带。近年在沙溪镇投资设厂做生意的企业,对沙溪镇的这种和谐民俗也大力支持,每有举办活动,都捐出资金用于活动的经费,从而使“三月三”办成了一个广大群众和海内乡亲热心参与的欢乐节。
云汉三月三从明代传承
中山市石岐一带的沙岗墟集市,是于南宋时期成型,从明代开始繁荣,经过近800多年历史曲折一路发展起来,至今成为省港澳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一个民间贸易集市。
明代《香山县志》之《嘉靖志》卷二 “民物志”记载:“所前市在县治东拱辰街南日以贸易鲜美恒盛”、“堑头市在县东多鱼菜”、“东门虚(墟)在县东附郭旧在迎恩街弘治初迁于此其期三六九日。”等文字,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山沙岗墟的景象。
中山的沙岗墟与中山建县的历史相随。南宋时期的1152年,香山正式立县,立县后,官府在东城的孙文中路良鹏里与莲塘路交界附近建起了学宫,聚集了人气,学宫附近一带的农民拿出自家种养的农产品出来摆卖,渐渐成为了一个民间集市,因为集市附近有一处莲峰山脚的大沙丘,因此,民间将这个集市称为沙岗墟,又称为“堑头市”。
沙岗墟的诞生地中山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紧邻珠江出海口,历史上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同时,中山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是著名的侨乡,华侨分布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许多中山百姓通过外汇和洋货的邮寄和馈赠等而与外国贸易发生联系。另外,由于当时澳门归属香山县管辖,通过澳门这个我国最早对外贸易的桥头堡,香山地区成为我国最早与欧洲有商贸往来的地区,因此,沙岗墟集市所销售的物品,均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除了农民拿出自家种养的农产品出来销售换取生活和生产必需品之外,在清康熙二十四(1685年)开放蕃舶禁令,洋货可以进口之后,从澳门进入中山的洋货等也在沙岗墟销售。因此,沙岗墟除了具有我国典型的民间集市特性外,还是我国最早与外国贸易有联系的一个缩影。
沙岗墟自南宋时期设立起来至21世纪的今天,一直没有间断,期间,历经搬迁。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迁到现在的中山起湾道,成为一个闻名省港澳的大型民间贸易集市以及蜚声港澳地区的旅游观光点,每至墟期,除了有数以万计的市民前来趁墟外,还有港澳地区组织的旅行团乘旅游大巴前来沙岗墟观光购物。
沙岗墟是传承百年的传统商贸习俗
中山女护士烈日跪地20分钟救人、小伙徒手攀爬6楼救出被防盗网卡困儿童、渔民驾船救起落水女子……连日来,多起发生在中山的好人事迹登上了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南方日报和微博等媒体平台热搜榜单,好人好事之风吹遍伟人故里。
中山市是首批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之一,已多次蝉联这一象征着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文明水平的集中体现,随着好人方阵壮大,崇德向善蔚然成风,好人队伍成为中山这座文明博爱之城的一个独特印记。
抗疫前哨
抗疫志愿服务超60万小时
“珍姐早上好,今天天气热啊,注意避暑。”早上7时30分,三角镇教师村小区党支部书记田自珍出门上班,走在小区中,来往的居民先后和她寒暄。
今年以来,小区邻里关系的变化让田自珍印象深刻。教师村小区是三角镇当地的一个老旧小区,小区居民有130多户,常住人口超400人,住宅楼楼龄近20年。由于此前没有物业管理,小区管理一直处于松散状态。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市镇两级对辖区社区下达严防严控工作要求,这给没有小区物业管理队伍的教师村小区带来了挑战。
疫情期间,三角镇在全镇39个小区成立了党员先锋服务队和临时党支部,教师村小区便是其中之一。“此前大家都是‘各进各的门,各管各的楼’,没有物业管理,更没有保安,原来配备的保安亭也已废弃多年。”田自珍表示,当得知社区要实行封闭管理,小区中的临时党支部成员纷纷带头报名,当小区志愿“守门人”。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小区业主也积极响应,短短几小时内,小区就组成了一支40人的临时物管队伍。住户登记造册、排查人员去向、消毒消杀、防控宣传、服务隔离人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疫情期间,这支小区志愿服务队服务时长近3500个小时。
疫情带来管理压力的同时,也给教师村小区带来了改变的契机,这支临时成立的小区管理队伍成为了社区的“凝结剂”,值守期间,不断有小区居民为他们送来消毒水、凉茶和食品等物资。小区老住户心姐由衷感叹:“在这里住了近20年了,现在终于有了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
事实上,疫情期间,中山市内各地涌现出不少如教师村小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力量,无论风雨,他们都坚守在志愿服务的岗位上,守住抗疫第一线,在疫情中汇聚起一股暖流。今年3月27日,根据中山市防控新冠肺炎指挥部部署,市内防疫检测点逐步撤走,村(社区)、居住小区恢复原有进出通道,驻守在村居和小区的“疫线哨兵”也正式“下班”,但在复工复产复学等战线上,如今仍有不少志愿者活跃在抗疫服务一线。
中山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简伟波表示,今年上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山市志愿服务全部转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全市党员、青年、巾帼、红十字、应急、文化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齐动员,扎根基层防疫一线,开展防疫宣传、村居排查、心理疏导、秩序维持、保障关爱、复工复产、线上助学等各类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累计13.8万人次参与防疫志愿服务,服务时间超过63万个小时。
复工一线
“湖北员工我们要!”
如果说城市居民行为是城市文明的“镜子”,那么城市的对外包容度则是城市的“测温计”。
位于中山市黄圃镇的格兰仕中山基地,自节后复工以来就一直处于大生产状态。在基地南厂区微波炉和电蒸炉智能制造车间内,微波炉焊接自动生产线马力全开,机器手在生产线上来回挥动,该生产线平均每8秒生产出一个微波炉腔体,而整个微波炉生产车间内,每天最高峰可生产12万台微波炉整机。来自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的刘玉州是生产线上的一名新员工,负责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今年3月,他乘坐省市和格兰仕组织的免费专车,“点对点”进入格兰仕中山基地工作,成为远安县首批外出务工的人员之一。
为保障大生产的一线力量,在中山市和黄圃镇等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格兰仕中山基地通过组织专机、专列、专车等方式,陆续将新旧员工从省内外接返中山,其中就包括一批定向招聘的湖北老乡。
疫情期间,中山各镇区和部门、企业都积极对接省外务工者到中山务工,支援企业复工复产。从今年2月17日起,中山人社部门先后派出工作组,分赴省内外多个劳务输出地开展对接,打通员工“返岗路”。在此期间,中山成为不少劳务输出地在疫情期间首个对接的省外城市。今年3月,中山市三角镇更是喊出“复工复产有口罩,免报免批更周到,湖北乡亲我们要”的承诺,鼓励湖北籍新老员工到中山就业创业,在坊间传言多地企业不敢招收甚至无故辞退湖北籍人员时,中山这一举动成为一股暖流。
为加快企业员工返岗,中山从今年2月起先后出台企业员工返岗奖励和补贴政策,其中,中山稳企安商20条中涉及稳岗就业的资金超过7亿元,各镇区推出叠加补贴政策,企业新员工到中山务工,每人最高可获1000元补助。跨省“抢人”、隔空召唤湖北乡亲以及出台返岗补贴政策等系列举措,进一步凸显出中山推动发展的决心和城市的包容性。
在政企共同努力下,一班班满载务工者的专车、专列、专机从各地陆续发出、驶往中山,成为中山城市博爱包容品格的生动诠释。百度迁徙数据显示,2月18日至29日,是中山人口流入最明显的阶段,曾一度排名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第8位。截至今年3月底,中山市共组织复工复产专车专列4300多车次,累计接回5.6万名外来务工员工,其中来自湖北的员工超过3000人。
身边好人
注册志愿者近50万人
7月1日晚7时30分许,中山小伙贾合强途经中山市横栏镇新茂村德龙路一处出租屋楼时发现,一名男童头部被卡在出租楼6楼防盗网底部,下身悬空,无法脱身。见此险情,贾合强随即决定从二楼翻出,沿着防盗网向上攀爬至6楼,用手托起男童,为随后赶来的消防队伍救援工作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我也不敢往下爬了,就坐在那里等消防队伍来救我。”救下孩子后,贾合强才发现自己身处10余米高的“险境”,最终,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他才成功脱险。
在贾合强协助救下涉险男孩差不多一周前,广州火车站前的惊险一幕也出现了中山人的身影。今年6月23日中午,一名有心脏病史的中年男子在行经广州火车站附近的人行天桥时倒地昏迷。危急之际,正处于休班状态、途经此处的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ICU护士张雯立即参与救援,在烈日下跪地20分钟,为这名昏倒路人做心肺复苏,直至120救护车赶至现场。
短短一周时间内,中山两名见义勇为者先后进入人们视野,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山的城市形象也获得“加分项”。城市形象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以好人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群体正成为中山城市文明的一个亮眼标签。自2010年7月启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中山已累计评出超过400名身边好人。举办了三届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超过70人次获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以及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在全市范围内,目前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近50万人。
除了志愿者队伍,中山还有众多默默无闻的乐善好施者。中山市已连续多年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广东省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器官捐献数量也一直排名全国前列。而作为中山独特的城市文明品牌——“慈善万人行”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33年,筹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款超过16亿元。该活动已从民间自发活动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节日、鲜明主题的中山新民俗,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fortress是什么牌子(传Fortress Prime任命新CEO,望重塑品牌声誉)
-
forrester是什么意思(机器学习服务第一梯队都有谁?Forrester发布最新报告)
-
flyme云服务官网(手机丢了别慌,这几项操作没准儿能帮你找回)
-
flick是什么意思(都可以表示“爬行”,climb、crawl、creep之间有什么区别?)
-
fissionable(核言碎语(15)——增殖堆)
-
fgo秦始皇宝具(FGO开新章秦始皇登场 宝具设定太夸张引网友疯狂吐槽)
-
fgo伽摩立绘(fgo五星杀阶伽摩未来强度详解 虽然伽摩强度很大 但御主要忍一下)
-
fgo伽摩壁纸(动漫壁纸系列--第七期)
-
fgo伽摩图片(fgo泳装伽摩资料详解 超绝攻击白值的仇阶蓝卡光炮)
-
ff91价格多少(首台FF91装配完成,将量产,中国售价200万!贾跃亭:比迈巴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