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中山市石岐得名的来由
详细内容

中山市石岐得名的来由

时间:2020-08-07 10:16:33     人气:1706     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网     作者:
概述:石岐的得名其实比铁城早得多,唐末香山籍诗人郑愚就已写过题为《泛石岐海》的诗,可见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石岐”这个地名;而铁城却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并选建县城之后......

 石岐的得名其实比铁城早得多,唐末香山籍诗人郑愚就已写过题为《泛石岐海》的诗,可见早在唐代以前,就有“石岐”这个地名;而铁城却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并选建县城之后,因为《铁城的传说》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才慢慢叫响了的。


  在早期,石岐和铁城所指的范围不同。铁城指城墙围起来的县城。石岐指岐江东岸沿江的开阔地带,自秦汉以来,这里就是小渔港,是香山渔获的重要集散地。


  烟墩山又名石岐山、阜峰,是古代的海防前哨之一,上有烽火台。每当发现海盗来袭,即焚烟示警,故名烟墩。香山立县后,由于地处边隅,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被朝廷操为“下县”。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风水”先生振振有辞地说:石岐的地势原为“网缯(即鱼网)地”,岐江东西两岸的烟墩山和马山,就是张开“神缯”的两支“栋”,由于烟墩山比马山矮,所张开的“神缯”就向烟增山倾斜,结果“神缯”支不稳、兜不住,让“财气”白白地漏走了。


  明万历二十六年(1608年)九月,香山知县蔡继善接受乡绅们的提议,决定在烟墩山上兴修风水塔,使之总高度与长洲的马山相齐,这就是烟墩文塔的来历。


  烟墩文塔在民间又称“花塔”,是一座七层八角形楼阁式砖结构塔,每层均有飞檐,塔顶用铸铁制成,整个造型就像一支在蓝天上书写诗文的巨笔,所以又称为“文笔”。自从烟墩塔落成后,“香山八景”中的“阜峰文笔”,就由原指山形似文笔的湖洲山,改指造型像文笔的烟墩山塔了。


  关于石岐的得名,有多种说法。其一是,为了防止水患,陈天觉指挥众人在石岐海边兴建南、北两道石堤,这就是上基和下基。“岐”是从“歧”衍变的。然而,石岐的得名显然在陈天觉生活的年代以前,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其二是,古代石岐海东岸乱石嵯峨,故名“歧”。然而,要是水浅石多,船只无法靠近,又怎么能成为渔港呢?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我个人的看法是,石岐主要是因山水的形态而得名的。先说山,据史料记载,石岐山原是石山,宋代以后,历代采石作建筑材料,才逐渐把山剥成了如现在的土山;再说水,在郑愚的《泛石岐海》诗中,就有“岐海正分流”的句子,这“分流”两字,便证明了“岐”的事义确是“歧”,不过,它指的不是石堤的“歧”,而是江水的“歧”。至于为什么要把“歧”改为“岐”?这是由于石岐位于阜峰以西,占代香山人由此联想到兴周800年的周室发样地西岐,为求祥瑞,因而改“歧”为“岐”,后来这一带的凤鸣路、山凤街等街道的取名也是继续沿着这一思路。


  山多石,水分歧,就是“石岐”得名的来由!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在中山温泉一带,除了“牛仔王”之外,还另有一些很有意思的传说。


      《酒米洞的传说》(一说故事发生在五桂山东麓的大环村)就是其中之一:

      据说,从前三乡一带有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靠放牛为生,人们都叫他“牛仔王”(大环版本的主人公是个小和尚)。一天,当他饿得发慌时,偶然在山洞里发现了一个洞眼正在不停地流出酒和米。从此,他每逢饿了,就到洞里找吃的。渐渐地,他觉得不满足了,每天流出的数量,刚够吃饱喝足,怎么能够发财?于是,贪心的“牛仔王”动手把洞眼挖大,结果,洞眼从此就不出酒和米了。他这一挖,还把阴阳二气泄漏了。阴阳二气先是直冲天宇,接着又重新钻入地,入地之处后来就分别形成了冷热池,这就是泉眼村的温泉(即三乡温泉)和茅湾村的冷泉的来由。


       这个传说巧妙地解释了温泉和冷泉的来由,但其实,我们如果不拘泥于传说本身,就可以从中知道得更多:阴阳二气是道家学说的旨要,元明以后又受到了理学家们的钟爱,并由他们的讲学而广泛传扬。这实际透露了酒米洞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

  • 7月31日上午,一阵大雨为“高烧”已久的中山降温,火炬开发区沿江东路39号,来自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个班组趁着雨后的些许凉爽,在这里焊接水管、紧张施工。再奋战一个月,连通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的翠亨新区起步区供水管工程就将完工,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翠亨新区“解渴”。



    翠亨新区开发建设作为中山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和融入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备受瞩目。截至今年7月新区已入库的基建项目共99个,总投资398.8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2个,已建、在建61公里道路、20多公里综合管廊、67公里污水管网,还有4个公园、1所小学、1个码头项目、2个商务商服配套项目等。产业发展方面,全区已落地137个项目,其中生物医药项目25个,总投资约160亿元,随着新区的快速发展,用水量供应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


    在现场督战的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炜强介绍说,翠亨新区现有的供水管网是直径600毫米,日均送水量1.4万立方米,到了用水最高峰时期,日应用水量高达1.8万立方米,送水量无法满足新区发展需求,导致到了夏季用水高峰,只能经常低压供水。“新管网的铺设迫在眉睫。”

    为了让工程尽快上马,自去年8月实施以来,工程方案三次更改,中山公用工程翠亨新区起步区供水管工程项目负责人林杨鉴介绍说,新方案节省用地、更便于工程提速。整个项目全长9公里,从火炬开发区小隐桥主管网接驳来自大丰水厂的水至翠亨新区起步区,沿路采用了架空管、沉河管等多种具有一定难度的施工工艺。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公司特意调集了五六个班组来到项目的不同工地,顶着高温酷暑施工。


    在施工现场可以看到直径达1000毫米的管道放置在道路一侧,工人们正在焊接拼装好的管道。目前已经完成了整个项目进度的85%,预计8月底工程可以完工,实现通水,完成第一阶段“日供水量2.5万立方米” 的目标。

    林杨鉴表示,日后随着世纪大道横门大桥的建成,另一条新的供水管网也将跟随着大桥从另一方向输入翠亨新区,将完成第二阶段“日供水量7万立方米”的目标,极大地缓解翠亨新区的供水压力。而届时供水能力将大大提升,为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