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家有健康中山门诊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
详细内容

家有健康中山门诊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

时间:2020-09-17 15:18:39     人气:1028     来源:财讯界     作者:
概述:成立于2016年的家有健康(JoyHealth)中山门诊,4年来一直秉承初心,在9月13日,迎来4周年生日庆典。在2020年疫情还未褪散的大环境中,在民众对社会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里......

4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儿时哭啼到稳步奔跑;而对于一家社区门诊来说,4年是一个由相识到了解、从了解到信任的过程。


成立于2016年的家有健康(JoyHealth)中山门诊,4年来一直秉承初心,在9月13日,迎来4周年生日庆典。在2020年疫情还未褪散的大环境中,在民众对社会医疗机构的信任危机里,许多基层医疗机构被大浪淘沙。家有健康中山门诊在严峻的市场环境里依然能够以良好的姿态稳健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认可,并被中山市卫健委授予火炬开发区科学育儿基地,家有健康中山门诊实实在在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基层医疗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当日的庆典活动中,来自中山门诊周边及附近社区近400多位“老街坊”一起参与活动交流。 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家有健康社区门诊是社区街坊的健康守门人,作为家有健康的受惠者,居民携家带口,与中山门诊的医护人员欢聚一堂,共襄盛举四周年生日庆典。


4年来,家有健康中山门诊始终没有忘记“让每个人都拥有健康的身心”的使命,尽其所能,立足社区,服务社区。门诊每年会定期组织社区义诊,将健康关怀送到每一位居民的家门口;并为社区内贫困、孤寡、残障人员送医送药;还根据季节病、传染病流行特点,安排免费入户除螨等实施预防措施……为社区几代人提供方便、安全、经济的健康服务。



参与此次庆典的社区业主都表示,家有健康中山门诊给予他们很多生活上的便利,“我们很信任这里,家有健康就像我们的邻居一样,我们与这里的医生也像好朋友一样。 ”


秉承着回馈社会、感恩社会的理念,家有健康门诊在4周年庆典之际依然想着做惠民利民的事情。活动现场,门诊部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赠送了健康大礼包,礼包诚意十足,受到了居民朋友的喜爱;门诊护士还免费为居民朋友免费测量血糖、血压,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难问题。


4年的跬步积累、寒暑磨砺,造就了家有健康中山门诊的成熟发展、稳步前行。中山门诊在不断突破瓶颈,寻求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并没有忘记初心,始终把业主健康放在第一位,赢得了周边社区居委会、物业以及居民的一致认可,成为社区居民不可或缺的健康守门人。


家有健康中山门诊四周年庆典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所有参与的社区居民都交口称赞,家有健康中山门诊从负责人到医护人员都对社区居民的信任表示感谢,并表示会继续做好社区健康守门人。


守护健康,不忘来处,未来可期,再创辉煌!让我们共同祝福:家有健康暨家有健康中山门诊生日快乐!


家有健康(JoyHealth),以家庭医生和预防医学为本,提供极致的医疗服务。家有健康从预防医学出发,聚焦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扩展,无论是预防医学、精准康复、医疗绿色通道等医疗服务,亦或是运动方式、饮食方式、心灵自愈等身心服务,家有健康致力于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真实需求,创造万千健康幸福梦想。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市文明办公布


    8月份月度


    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结果


    主城区成绩排名前两名的分别是东区和五桂山,排名后两名的分别是南区和石岐区。

    各镇成绩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阜沙镇、小榄镇和东凤镇,排名后三名的分别是港口镇、古镇镇和沙溪镇。

    8月份,省文明办组织测评组对我市开展了实地考察测评,通报了18类点位59个扣分项。


    测评显示,中山市在文明创建中仍存在公益广告重点部位不足,一些临时展架或横幅质量较差,甚至成为另类“牛皮癣”。


    停车位施划不精细,存在盲目追求数量和覆盖面,与市民停车需求契合度不够,如部分道路沿线商铺和居民较少,却画满“成片连排”停车位,部分区域停车位需求量大,但缺少停车位,车辆乱停放问题仍然突出。


    摩托车、电动车行驶仍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逆行、冲红灯现象。




    老旧社区基础设施较差,消防设施损毁损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方面仍存在资源整合还不到位、阵地使用不经常、活动开展层次不高等。

    测评报告指出,要坚决杜绝“测评结束、创建到头”的现象,持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将市容环境整治、实地点位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抓常、抓细、抓长。


    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和突出问题,通过建章立制确保创建工作常态长效。


    继续开展节日宣传、公益宣传、节日景观打造等工作,广泛组织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我们的节日•中秋”群众性文化活动。


    继续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以“9•20 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评选镇区一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做好先进模范的学习、宣传、礼遇和回馈工作。

  •   今年1月,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中物院光子科学中心、中科院低温技术研究中心两个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布局南区。如何抢抓两大科学装置落户的东风,实现从传统工业区到科技新城的蜕变?南区又将在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中扮演什么样角色?


      跟随我市党政代表团赴佛山、江门、深圳、东莞四市实地考察的南区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渊颇受启发。他表示,东莞以“二十年磨一剑”打造“松山湖科学城”、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为南区提供了努力方向,南区将结合自身优势,对标东莞松山湖,通过做好空间战略留白、完善城市配套、加速招商选资等,加速创新资源聚集,力争把南区乃至周边镇区连片打造中山科学城,为中山重振虎威贡献应有力量。


      对标东莞松山湖打造中山科学城


      ◎记者:这次实地考察,对标周边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做法值得南区参考学习?


      ●郭渊:这次考察,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让本人深受震撼、备受触动、收获颇丰,既感到有压力,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佛山的拼搏实干,江门的高位谋划,深圳的改革创新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最为触动的则是东莞的谋篇布局,“二十年磨一剑”、倾全市之力打造了松山湖科学城,撬动东莞实现经济大发展。这种定力和决心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今年1月,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把中物院光子科学中心、中科院低温技术研究中心两个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布局南区,打造中山科技创新园。这既是对中山无大科学装置现状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南区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新突破。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市委、市政府以大决心、大格局、大手笔引入两大科学装置,深层次目标在于重塑城市创新生态、提升中山创新能力、打造中山“科技中心”。南区牢记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坚持谋定后动、动则必成,围绕中山科技创新园,谋划打造8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争取对标东莞松山湖,把南区打造成中山自己的科学城。这不仅是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的南区担当,更是实现从工业之区到科技新城蜕变的南区梦想。


      突出“五大优势”力推科技产业集聚发展


      ◎记者:对标松山湖打造中山科学城,南区有哪些差距,又有哪些优势?


      ●郭渊:松山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位置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位于东莞几何中心,是东莞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与产业基础深厚、科技带动力强、运营体系成熟的松山湖相比,其发展势头、龙头企业带动力、高层次人才聚集等优势都是现在的南区无法比拟的。但南区也有一些独特的发展优势。除了之前提到的大科学装置,我们还有大空间、大交通、大工业、大环境等几大优势。


      特别在大空间方面,南区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保护红线超11000亩,是中心城区中工业用地总面积最大的镇区。南区现有储备土地近4000亩,借助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结合三旧改造,有条件再整备一批建设用地,可作为科技产业链深度延伸的战略留白。另外在大环境方面,南区拥有山林绿地近3万亩,占全区总面积超三分之一。全区河岸线长达14公里,是岐江河流经最长的镇区。加上住宅商圈成熟、医疗设施完善、教育体系完备、优质景区云集等宜居宜业宜游的优势,南区对高端企业和人才的进驻已经具备一定吸引力。


      ◎记者:下一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怎样的部署?


      ●郭渊:有了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大项目、大平台、大资源、大机遇,南区才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我们将承接大科学装置落地的东风,率先打造中山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并争取逐步上升为市级产业平台,尽快开启南区科技产业集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高标准规划布局。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规划建设面积8平方公里,涵盖两个大科学装置、第二工业区、国家火炬中山南区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等平台,将整合融资、风投、商业、教育、医疗、科研等高端配套资源,以及科研机构、企业生产、创业孵化基地、住宅区、商业区、休闲区等平台载体,打造产业生态圈繁荣、创新要素齐聚、实现市场化配置的产业生态圈。目前,我们的概念性规划已进入第五轮修改。同时,我们正以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为平台,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园。


      二是依托大科学装置加速高层次人才聚集。两大科学装置预计引入300至于500名尖端科技人才,计划配套成立的先进技术研究院还将培养一批技术人才。


      三是以招商选资加速科技产业集聚。我们以两个大科学装置项目的落户为契机,迅速开展招商选资工作,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投产见效快、发展后劲足的项目,加速科技产业的布局。就在8月12日,南区办事处正式与广州市中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中大创新谷·中山”项目。该项目就是首个落户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区的科技产业项目,将重点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未来,南区将通过大科学装置的撬动、科技产业的加速布局和高层次人才的聚集,逐步形成“大科学装置+科技产业+创新人才”的产学研用创新生态闭环,推动科研技术、人才资源、知识智慧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相互依存,实现从源头创新到知识到生产力的高效持续转化,再从生产力到创新人才培养到可持续创新的反哺。


      用好人文自然禀赋,走“文体旅”特色发展路径


      ◎记者:南区是知名侨乡,在持续传承和弘扬华侨文化方面,如何打好手中这张“侨乡牌”“文旅牌”?


      ●郭渊:文化是南区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不动产。南区坚持谋定而后动,近期联合省文化产业促进会制定《南区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5-10年南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依托独特的侨乡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振兴,走“文体旅”融合发展道路。


      一是精心打造特色项目。南区投入区级财政资金超5000万元,以曹边休闲旅游、寮后侨房保育、沙涌文创街区、树涌红色旅游等为主题,精心打造9个美丽宜居村和特色精品示范村,预计年底前将有4个项目完成建设,明年上半年将全部完成。


      二是撬动社会力量参与。除了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文化振兴中来,龙环根雕艺术馆、北台燕禾居设计展馆和花艺茶座、竹秀园博高文化艺术馆等特色文化场馆持续涌现,逐步形成串珠成链、硕果盈枝的乡村振兴格局。


      三是推动“文体旅”产业全面开花。要实现文旅产业发展,必须依靠优质项目旺烟火、聚人气。南区计划以国家4A级景区詹园为核心,整合湖州山森林公园、旭景农庄、绿野仙踪农庄、北台和曹边两大古村落等资源,串珠成链打造北溪河“十里画廊”。此外,积极拉动赛事经济、夜间经济发展,充分整合其中8个乡村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打造徒步、骑行、自驾游等户外旅游线路,建设古村落定向越野小镇,预计今年9月底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今年9月-12月,南区将承办“寻找美丽中华走进中山南区”全国旅游城市定向赛、广东省第十五届定向越野锦标赛和中山市青少年定向越野锦标赛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定向越野赛事,以及全省首届原创民谣大赛,力争以大型赛事聚人气、促消费、提活力,全力推动消费回补。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