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u是什么意思(#网络热词 enfp)
MB?TI职业性格测试中16种人格类型之一。
enfp是竞选者型人格,也叫激励者型人格,即外向(E),直觉(N),情感(F),知觉(P)。
简单理解,这种人格的人群都是社牛,比较理想主义,对生活和所有人都充满热情,总之,就是快乐修狗!
MB?TI职业性格测试中16种人格类型之一。
enfp是竞选者型人格,也叫激励者型人格,即外向(E),直觉(N),情感(F),知觉(P)。
简单理解,这种人格的人群都是社牛,比较理想主义,对生活和所有人都充满热情,总之,就是快乐修狗!
?现在,大家对CT检查可能都有所了解
但是当遇到要做增强CT检查
到了放射科还要打上一针
内心还是有疑惑和紧张
CT不是就是平扫吗?怎么还要做增强CT?为什么要把造影剂注射到血管里,有必要吗?要是过敏了怎么办?为什么不像注射青霉素那样,之前做个过敏测试?还要填知情同意书?过敏了是不是意味着身体中毒了......?
其实,大家不必过多担心。
现在,最新的指南里,造影剂已经是曾用名了,它有个专业的名字碘对比剂。
CT和增强CT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把注射造影剂?会不会过敏?这些问题,接下来由造影剂回答:
让放射科医生“火眼金睛”发现
一般来说,普通CT检查可以搞定,就不需要做增强CT了。但是有些疾病普通CT不能看清楚异常情况,那就需要增强CT了。例如肿瘤疾病、外伤疾病、结节等,普通CT还不能提供高清画面,这时候通过造影剂做个增强CT就会得到更多、更专业的影像信息,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建议。
在接受CT增强扫描时,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碘对比剂)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扫描以后,人体内病变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别就特别明显了。身体有啥问题,放射科医生们的“火眼金睛”很快、很准就可以识别啦。甚至连微小的病变也“难逃法眼”。
更加开挂的是,放射科医生可以根据造影剂的“进入”和“出来”的快慢不同,分辨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特别是对于血管病变的诊断更是造影剂的强项。通过放射科专家的三维重建和精准诊断,病变与周围组织、血管关系情况,病变到哪一级程度,需不需要手术,怎么手术,医生就清清楚楚的知道了。
毕竟是打进血管里,到底安全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改良,碘对比剂都是非离子型、水溶性的了,而且渗透也很低,现在甚至都有等渗对比剂啦,和血浆的渗透压一样,所以现在使用碘对比剂很安全了。
当然知情同意书还是要签的,因为任何药物都会有不良反应,其实这种不良反应叫做类过敏反应。而且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率很低很低的。一般为0.32%-0.64%。大多数反应表现为瘙痒、皮疹、轻度的恶心呕吐。医生会在你做增强CT之前认真询问很多问题,详细了解
你的身体情况,尽量保证安全。
还有放射科的护士是又专业又谨慎的,他们会提醒检查前4-6小时和检查后48小时内多喝水。因为多喝水可以加速造影剂从您的身体内排出。造影剂也会被护士小姐姐们放在恒温箱里,使用时会更加安全。检查后,大家都需要在观察室观察30分钟,没有不舒服才能离开。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会在注射以后20分钟内发生。
最后一点,放射科备有充足的抢救药品、抢救器材,具有娴熟的抢救技能。所以就放心的做CT增强吧。
有人对造影剂“过敏”,为啥还不做皮试?有专家已经做过研究实验啦,小剂量试验无助于预测有无过敏反应,所以皮试没啥用,而且皮试本身也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目前也没有可以有效预防造影剂过敏的药物,所以放射科是不会给患者做皮试的,因为它真的真的没有价值。
绝大数人可以。但是这个造影剂还真是有点“欺软怕硬”,这里就有不能用和慎用两种情况:
做CT增强注射造影剂以后如果肢体肿胀了,请不要害怕。这是做CT增强注射时,造影剂跑到血管外啦。检查时为了获得清晰度高的图像是需要高压快速注射的。
由于年龄比较大,血管情况比较差,长期输液血管受损,或者本身血管本身有疾病等等情况导致血管比较脆弱,在高压注射下,血管就破裂啦。造影剂本身是刺激性强,高渗的药物,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个时候,不要担心和害怕,必须第一时间让医生和护士做相关专业处理,这样大家都放心。一般外渗后6-8小时可能会肿的更严重哦,不过24小时就开始消退了,两到三天就痊愈啦。
回家以后要注意穿宽松的衣服,适当的做松拳握拳运动,将患肢抬高(高于心脏)保证静脉回流通畅,这样很快肿胀就会消失了。还要注意24小时内冷湿敷,注意不要冻伤哦。在这个过程中,密切观察皮肤颜色的变化,如果有什么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她们都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如果有什么不明白,可以随时咨询她们。
参考文献:
[1]European Society of Urogenital Radiology is proud to present the 10th version of its contrast agent guidelines[R]. ESUR Guidelines on Contrast Media,2018-03. http://www.esur.org/esur-guidelines/.
[2]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 Manual on Contrast Media,Version 10.3[M]. ACR committee on drugs and contrast
media,2018.http://www.acr.org/Contrast-Manual.
[3]李雪,郑淑梅,屈梅香.影像科碘对比剂输注安全专家共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8):707-711.
[4]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碘对比剂使用指南第2版[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3.47(10):869-872
[5]石明国,王鸣鹏,余建名.放射师临床工作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6-337.
从成都双流机场出发或者到达的乘客朋友们肯定会有印象,登机牌上边写的“成都CTU”,感觉CTU像是成都拼音的缩写但是又觉得哪里不对,那么这个CTU什么意思呢?
CTU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为成都双流机场设置的机场代码,一般来说机场代码来自于这个机场所在城市的字母缩写。
原则上来说成都的汉语拼音字母正确写法是chengdu,那缩写应该是CDU吧!
不过成都的CTU不是缩写自chengdu,而是缩写自Chengtu!对,你没有看错,就是Chengtu,所以缩写为CTU!
飞往成都的机票
那成都的这个拼音“Chengtu”是怎么来的呢?
最早的汉语拼音在1958年2月11日《现代汉语拼音方案》还没有批准以前,一位英国驻中国的外交官叫做威妥玛(1818-1895)。
1867年,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和使用中文,他编写了一本汉语教科书叫《语言自迩集》,后来一般叫做威妥玛拼音。
一直到了1906年上海举行了“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做了优化,会议决定在威妥玛拼音的基础上,以翟理斯编写的《华英字典》相结合,形成了新的拼音系统叫做“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这种拼音系统也叫作“邮政式拼音”,直到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也继续使用。
由于直到1958年批准使用《现代汉语拼音方案》才有了今天我们课本上的汉语拼音,但是在1958年以前,国内就已经有机场有航线了,所以机场的IATA代码缩写都是来自邮政式拼音。
邮政式拼音的中国地名北京 Peking 天津 Tientsin 青岛 TsingTAO
济南 Tsinan 成都 Chengtu......
(详细对照表见下图)
所以成都双流机场的CTU来自于Chengtu!
北京首都机场PEK 郑州新郑机场CGO
天津滨海机场TSN 济南遥墙机场TNA
青岛流亭机场TAO 福州长乐机场FOC
邮政式拼音对照表
爱生活,爱成都!
敬请关注“ictu爱成都”头条号!!!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