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测癌症已被批准临床使用》文章提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永章团队自主研发出了一种专门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试剂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症病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价。对此,浙江省肿瘤医院苏丹教授表示,“一滴血可测癌症"这种说法不太严谨,过分夸大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文章标题会误导老百姓认为靠一滴血就能测出自己是否会患癌症,患哪种癌症。”事实上,罗永章也曾在一次采访中辟谣,“一滴血可测癌症"这一说法很不准确。”那么如今医学上是如何对癌症进行早期检查的?
很多癌症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常规体检很难早期发现癌症,为此不少人开始有选择地进行癌症筛查,筛查的目的就是早期发现,提高治疗预后效果。肿瘤都有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肿瘤高发区人群、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有家族史的人、癌前病变的人等。所谓肿瘤高发区人群,比如西江流域鼻咽癌患病率是其他地区的20-30倍,这些地区的居民,如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史,就应该做相应的筛查。
人身体细胞发生癌变,会分泌或者刺激其他细胞分泌一些特殊物质,就是肿瘤标志物。这些物质会进入血液或体液中,浓度高于正常值,则提示癌变可能。肿瘤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系列CA125、CA153、CA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HA)及与卵巢癌有关的HE4等。
判断肿瘤标志物准确性的指标有两个,一个叫敏感性,一个叫特异性。敏感性越高,越不容易漏诊;特异性越高,越不容易把其他疾病判断为癌症,目前还没发现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100%的标志物。有些标志物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不强,肿瘤标志物呈现假阳性。所以标志物检查呈阳性时,还需要观察指标升高的程度、指标升高持续的时间、指标是否继续升高等,或通过仪器检查来判断。
防癌检查主要有三种方式:肿瘤标志物检测、内窥镜和影像学检查。
鼻咽癌筛查
【重点人群】鼻咽癌又称“广东癌”,特别是粤西西江流域一带的本地居民;EB病毒携带者;患鼻咽部慢性炎症或息肉者;有家族病史者;持续性涕血、鼻塞,耳鸣、听力下降者。
【检查项目】
1、EB病毒抗体VcA-IgA、EA-IgA检测: 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是鼻咽癌病因之一,主要感染口咽部的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绝大多数鼻咽癌患者都携带EB病毒,但并非所有EB病毒感染者都会患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阳性者需做其他检查,阴性者基本可以排除患癌可能。
2、EBV-DNA定量PCR检测:EB病毒在血液中的含量,反映鼻咽肿瘤发展阶段,确认是否患有恶性鼻咽肿瘤。鼻咽癌确诊需要找到EBV-DNA和其表达产物(RNA或蛋白)的存在。定量PCR检测,通过检测病毒扩增效率过程确定病毒数,扩增效率为零,即为阴性,只要有一个病毒数,都算阳性。
3、CB4(凝血四项检查):了解血凝、溶血状态的常规检查,为组织活检做准备。
4、鼻咽镜或电子鼻炎镜检查:观察鼻咽部是否有黏膜隆起、有肿物。如有需要可切下小块组织做病理化验,用以确诊是否患癌。电子鼻咽镜作用与间接鼻咽镜相同,但更加柔软、可转弯、痛苦小、观察范围更广。
5、鼻咽MR平扫:核磁共振成像判断肿瘤是否向鼻咽淋巴结、咽喉等部位转移。利用核磁共振原理获得鼻咽部清晰精细的图像。
甲状腺癌筛查
【重点人群】头颈部有放射线暴露史者、家族病史者;甲状腺结节较大者;甲状腺结节表面不平、与周围组织粘连者;甲状腺结节活动程度差、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有声音改变者。
【检查项目】
1、甲功八项测定:生化检验8项测定,检查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可检测甲亢、甲低、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以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2、降钙素检测:降钙素是甲状腺髓样癌(MTC)较敏感且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血清降钙素筛查,有利于早期诊断甲状腺癌。降钙素影响钙离子和磷酸盐的代谢过程,有抵抗副甲状腺素的作用。当降钙素增高,可能是甲状腺髓样癌的征兆。重点人群必查。
3、甲状腺彩超: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组织内的细微变化,对甲状腺内的结节发现率高,能确定肿块的部位,诊断比较准确。通过观察肿瘤生长的大小和生长速度,可判断肿瘤是否恶性。
肝癌筛查
【重点人群】HBV或HCV感染者;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有家族病史;嗜酒者。
【检查项目】
1、AFP定量:AFP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AFP中文名为甲胎蛋白。在怀孕早期孕妇的血清中可以查到,婴儿出生后很快就消失,如果成人血中查到甲胎蛋白,就怀疑是肝癌。AFP显著升高提示原发性肝癌,中度升高常见于肝硬化、急性肝炎等。目前,AFP是肝细胞癌诊断中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我国肝癌患者约六成查到甲胎蛋白。
2、肝功能测定: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肝萎缩、药物中毒性肝炎,肝功能会异常,而肝功能异常者是肝癌预防的重点人群。
3、乙肝两对半定量:根据HBsAb的含量,可判断机体对乙肝病毒(HBV)的免疫状态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HBsAb的含量较低,不能起到保护作用。HBsAb就是乙肝表面抗体的英文缩写,是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中,唯一具有保护性的抗体。HBsAb阳性表示有乙肝病毒抗体,对乙肝病毒有抵御作用。而预防乙肝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4、HBV-DNA检测:确定乙肝病毒(HBV)的DNA复制情况数量,乙肝病毒复制数量高,提示有较强传染性;如DNA阴性说明病毒复制数较低。
5、肝炎四项:生化检验辅助诊断甲、丙、丁、戊等病毒型肝炎。预防各型肝炎对防范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6、肝脏彩超: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了解肝肿瘤、囊肿、硬化、脂肪肝、胆道结石、胆道、胆囊肿瘤、胰腺癌、脾肿大等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7、肝脏CT平扫+增强:利用X线断层扫描,电光子探测器接收,把信号输入计算机。由图像显示器将扫描部位的断面解剖结构图像显示出来。可发现肝脏早期小病灶,了解病灶血液供应,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乳腺癌筛查
【重点人群】发育过早(10岁以前)者、过迟生育(35岁以上)者、不生育者、育后不哺乳者;绝经期大于55岁者、患乳腺非典型增生、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长期过多动物脂肪摄入者、长期精神压力大者、过量饮酒者、长时间雌激素代谢紊乱者、有家族病史者、乳腺癌相关基因突变者等。
【检查项目】
1、CA153: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60%乳腺癌患者CA153明显升高,80%转移性乳腺癌患者CA153升高。CA是肿瘤细胞的相关抗原,CA系列有:CA125(卵巢癌相关抗原);CA19-9(胰腺、肠癌相关抗原);CA153(乳腺癌相关抗原)。重点人群必查。
2、乳腺彩超:声波形成乳腺内部影像,观察是否存在异常肿块,尤其对实质性囊性肿块最有观察价值,可以鉴别良性、恶性肿瘤。彩超对身体毫无危害,适合各年龄段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
3、乳腺钼靶照片:特殊的低剂量数字化X线检查,能发现微小钙化病灶,对乳腺癌早期筛查意义很大,尤其适合中老年女性。但该检查有辐射,不建议40岁以下、无高危因素或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妇女检查,也不能过度频繁使用。
4、乳腺增强MR: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形成乳腺内部精确立体图像,乳腺增强MR图像能更好地对病灶进行定位定性。作为补充检查措施,与钼靶联合用于某些乳腺癌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
宫颈癌筛查
【重点人群】HPV持续感染者;“两早、两多”者(性生活早、生育早、性伴侣多、生育多)。
【检查项目】
1、液基细胞学筛查(TCT):专门采样器主要采集子宫颈细胞样本,过程类似普通妇检。TCT对宫颈癌细胞检出率为100%,检查呈阴性,则排除宫颈癌可能,呈阳性还需做进一步检查。TCT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
2、HPV检测:该检测取宫颈黏液进行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是否携带HPV病毒,HPV阴性者不会患宫颈癌,阳性者还需配合其他检查进一步确定。HPV(人乳头状瘤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99%以上的宫颈癌中都检测到HPV。HPV感染无症状,90%以上会自动转阴,约有10%-15%的妇女会持续感染,增加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风险。
3、经阴道彩超:能清楚显示女性盆腔内部器官组织结构,图像更清晰、结果更准确。检查下腹部相关脏器内是否有肿块、包块、囊性包块、腹腔有无积水。未婚女性、阴道出血、中晚期妊娠和妊娠期流血、过大的盆腔肿块不宜使用。
肺癌筛查
【重点人群】抽烟超过20年、每天超过20支、20岁前开始抽烟的人群,每年做一次检查;有家族史;长期接触致癌物,严重污染、放射线、石棉等;肺病史(COPD,即慢性阻塞性肺病,或肺纤维化)。
【检查项目】
1、CEA定量:抽血检查。CEA即血清癌胚抗原,是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胆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观察的指标。
2、Cyfra21-1定量:抽血检查。Cyfra21-1即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为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Cyfra21-1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肿瘤晚期或预后差;治疗中如果Cyfra21-1的水平很快下降或恢复到正常水平,说明治疗效果好。
3、胸部低剂量CT:胸部CT是显示肺部病变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胸部低剂量CT使患者所受的X线照射剂量大大下降;减少了X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损伤,显著提高早期肺癌以及结节的检出率。“老烟枪”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的C T,监测肺部是否有病变。
食管癌
【重点人群】长期存在消化系统的不良症状;有慢性食管炎和Barretts食管表现;有家族史;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经常吃过热、腌制、熏制的食物。可疑症状:早期吞食物有哽咽感、食管有异物感、食物滞留感、胸骨后疼痛。
胃癌
【重点人群】有胃癌家族病史;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或做过胃手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男性尤其超过正常体重20至25公斤或有吸烟者;高盐饮食,嗜腌制食物者。可疑症状:早期有上腹不适、饱胀感,食欲减退,恶心、嗳气、反酸等。
大肠癌
【重点人群】有肠息肉史;慢性腹泻者;慢性便秘者;有黏液血便者;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可疑症状:早期有腹痛、血丝便、黏液血便,消瘦或有腹部包块。
【检查项目】
1、血常规:抽血检查。反映全身内脏器官组织健康状况,如贫血、细菌性感染、各种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症,药物引起骨髓抑制、化疗引起血液
成分变化。
2、CB4(凝血四项):抽血检查。了解血凝、溶血状态,为进一步胃镜检查行组织活检做准备。
3、心电图:通过检测心电图,观察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为做无痛胃镜做准备。
4、普通胃镜或无痛胃镜:此项检查同时为食管癌、胃癌必检项目,观察食道、胃、十二指肠有无黏膜隆起、肿物、炎症、息肉、溃疡等,对食道、胃、十二指肠等黏膜表面作直接肉眼观察,如发现异常可对病变进一步取组织活检作病理检查。
5、普通肠镜或无痛肠镜:此项为大肠癌检查项目,直接肉眼观察整个结肠及回肠末端,如发现可疑病变并可进一步取组织活检作病理检查,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
前列腺癌筛查
【重点人群】50岁以上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者;有家族病史者。可疑症状:早期常伴有前列腺肥大,造成排尿困难的症状,和腰背痛等非特异表现。
【检查项目】
1、直肠指诊(DRE):医生将润滑后的手指伸入受检者肛门进行检查。探查前列腺是否存在结节、肿块及触痛等。DRE检查是前列腺癌筛查最经济、最基础的方法之一,部分患者可通过D RE发现异常。
2、PSA二项定量:抽血检查。PSA (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目前公认最敏感的前列腺肿瘤标志物,但PSA检测特异性不高,泌尿系统感染或做过前列腺指检也可能造成PSA轻度升高。如果PSA短期大幅升高或持续升高,则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比较大。
3、前列腺彩超:彩色超声波成像。筛查前列腺癌最佳影像学方法,可了解前
列腺大小,有无钙化、囊肿、占位病变等,可发现癌症早期症状,效果远优于CT、MRI等。以上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准确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