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如何打造中山花木产业引擎?
详细内容

如何打造中山花木产业引擎?

时间:2021-04-22 22:18:49     人气:917     来源:中山之窗     作者:
概述:4月22日上午,市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围绕“加快打造华南花木产业交易大平台,推动中山花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协商......


4月22日上午,市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一次会议,围绕“加快打造华南花木产业交易大平台,推动中山花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展协商。



经过近20年的集约化发展,“中国花木之乡”横栏镇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主要的绿化苗木集散地,具备了推进转型升级的条件,迫切需要更高质量的发展。


为此,市政协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围绕打造华南花木产业交易大平台的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会上,课题组成员、中山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念荣代表课题组作《加快打造华南花木产业交易大平台 推动中山花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情况报告。



报告认为虽然以横栏为中心的中山花木产业集群已成为华南最大的花木生产基地,但也面临着缺乏产业交易中心、产业数字经济手段、产业金融服务手段、产业龙头企业、产业科研能力等诸多问题。报告建议,市镇两级要高度重视,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加快建设引领中山乃至大湾区花木产业引擎的花木产业基地。



市政协课题组成员 市金控公司董事长 邵念荣:


借助省领导挂点横栏的机遇,定期梳理省相关政策文件,争取省科技厅把华南(中山)花木产业线上交易平台项目纳入产学研专项,协调省农业农村厅支持横栏,创建成为广东省农业产业跨境电商基地,协调省金融局在交易平台供应链金融创新方面给予支持等。


报告建议尽快成立专责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保障,高效推进花木产业投融资主体建设运营,明确运作主题,加快建设花木产业(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实现双向联动。市政协常委段亚平围绕加快建设花木产业数字中心议政建言。



中山市政协常委 民盟中山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段亚平:


数字中心建成以后,我们可以视情况定名为“华南花木产业数字中心”或“粤港澳大湾区花木产业数字中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利于我们做大做强。


市政协常委胡子冠从乡村振兴、吸引市民和游客休闲观光的角度建言献策。



中山市政协常委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胡子冠:


积极建设适合休闲观光的慢行系统,让人们可以在这个大花园中步行、骑行,沿着西江大堤花场遍布、风光秀美甚至可以成为我市马拉松比赛的理想路线,也能借此进一步提升花木平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会委员彭增华建议以“会展+文旅”融合驱动为抓手助推中山花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政协常委 民进中山市委会委员 彭增华:


在花木产业链中,花木会展和花木观光旅游业增值潜力最大,从“卖花木”延伸到“卖风景”“卖文化”,将消费者的体验乃至精神需求植入产品和品牌中,吸引市民和游客开展乡村研学和乡村旅居,在创造溢出价值的同时增加就业。


副市长高瑞生代表市政府对报告和相关建议做了回应。表示中山将加快建设花木产业交易中心和花木产业数字中心。着力强特色产业金融服务,完善产业硬件设施。扶持培育产业龙头企业,以“会展+文旅”实现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



今年市政协将开展主题协商活动十五项,接下来还将围绕“完善民办中小学招生办法”“加强乡村建设规划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支持使用本地名优产品 促进经济内循环”等主题开展协商调研。市政协主席唐颖主持会议,副主席周信、何灿成、刘志伟参加会议。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起湾道快速化工程北接三角快线,往南跨过北环互通后接入岐江河隧道,然后与濠江西路、世纪大道、康华路、孙文东路、中山路、博爱路、兴文路等21条道路交叉,与金字山隧道相接后,在终点与坦洲快线相连。全线改造长度约9.796km,其中:下穿岐江河隧道长约0.856km在总部区项目内实施,本项目范围路线改造净长度约8.940km。



    全线按标准段双向八车道的城市主干路建设,设计时速60km/h,主线设置互通1座、隧道4座(含改造金字山隧道)、桥梁1座,人行过街横通道6座(含1座天桥),综合管廊共9.998km,总投资约67.46亿元,建安费约53.87亿元。主要节点内容如下:


    (1)标准段为双向八车道,道路横断面设计宽度43米。



    标准段横断面图


    (2)北环互通节点方案:从三角快线两侧的辅道接出起湾道主线,保留现状互通不拆除,增加两条匝道实现北环路与起湾道的交通转换;进、出城方向均采用高架跨过木河迳路平交口。南向西车流通过从长江路桥头下地面辅道调头实现左转,同时出城方向与木河迳路的交通转换通过长江路桥头下地面辅道调头后再右转实现。北环互通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北环互通节点鸟瞰图


    (3)下穿岐江河节点方案为长隧道。隧道全长约2090m,其中:北段长约856m由总部经济区PPP项目实施,剩余南段长约1234m由起湾道项目实施。


    该节点濠江西路~世纪大道段为双向六车道隧道,并在濠江西路与勤学路之间设置一对进出匝道;与世纪大道相交处,东西向为上跨桥,南北向起湾道主线为下穿隧道,地面层平面交叉。如下图所示:




    下穿岐江河隧道示意图



    起湾道与世纪大道交叉节点鸟瞰图


    (4)康华路节点方案:采用简易立交;南北向起湾道主线为下穿隧道,东西向康华路为地面层平交。康华路隧道全长490m,其中U型槽段315m,暗埋段长175m。其横断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5)孙文东路~中山路节点方案:起湾道与孙文东路、中山路两条城市主干路交叉节点,均采用简易立交;起湾道主线连续下穿孙文东路、竹苑路(桃苑路)、中山路交叉口,地面层均为平交。隧道全长1620m,其中:U槽段420m,暗埋段1200m。



    (6)博爱路~兴文路节点方案:起湾道主线采用桥梁连续上跨博爱路、兴文路,桥梁全长727m;在博爱路交叉口,东西向博爱路主线为现状隧道,南北向起湾道主线为桥梁,地面层为平面交叉;在兴文路交叉口,南北向起湾道主线为桥梁,地面层为平面交叉。



    (7)金字山隧道节点方案:将现状分离式双向四车道隧道向两侧扩挖,建成双向六车道分离式隧道,并在其两侧另建慢行系统专用隧道,隧道长301双延米。如下图所示:


  • 随着近年多项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相继出台,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置业的热情逐渐升温。


    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受疫情影响,2020年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置业成交宗数为1.61万宗,涉及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超过309亿元,同比跌幅达40%。


    事实上,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楼价也节节攀升。中原大湾区指数去年录得5.2%升幅,其中深圳、东莞及佛山录得双位数升幅,深圳继续独领风骚,成为2020年楼价升幅之冠,全年升幅达27.3%。


    “中原大湾区指数”的基期设定为2017年7月,基期指数设定为100点。指数以各城市的一手及二手住宅交易价格为核心数据,并以各城市的年度GDP为权重构建。数据覆盖了大湾区11个城市80%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以及成交最活跃、最具价格标杆的二手住宅楼盘。


    然而,该行预测,随着疫情因素消退,今年内粤港两地有望实现通关,市场购买力将在下半年释放,全年港人大湾区一手物业成交量较去年增加25%,达到2万宗,大湾区物业平均价格亦会上涨5%。


    2019年11月初,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了“惠港16条”的普惠措施,其中一条是关于港人在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购房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的政策。这项政策实施后,豁免了港人在当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购买社保这些条件的限制。


    这意味着港人只需要持港澳身份证和港澳地区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且在大陆境内无房,就可跟当地居民一样购买一套自住的住宅。


    平均贷款150万港元


    由于两地按揭贷款利差明显,跨境按揭贷款需求也应运而生。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零售业务与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翠儿透露,过去一年,工银亚洲湾区“置业通”的客户查询、申请及放款数字皆录得大幅上升。其中,2020年“置业通”的申请数量同比飙升超过十倍,而2021年首季的申请量更已达到去年全年的40%。


    目前,珠海及中山市是其中两个最热门的港人置业城市,申请数量分别占60%和25%,合共占所有申请的85%,平均贷款金额则约150万港元。


    根据中原地产旗下的房友圈数据显示,去年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各城市置业成交占比最高的是中山及珠海,分别占当地成交的5%及7%,而2019年则分别是10%及9%。


    工银亚洲的“置业通”服务现已覆盖大湾区九大城市,单笔贷款上限为1000万港元,最高贷款成数为6成,贷款年限最长30年,贷款利率目前为3.25%,而且做到港息港元结算,更为便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置业主要集中于一手物业(楼花及现楼),目前的按揭申请可在香港本地银行进行,按揭息率方面更以香港最优惠利率按揭计划(P按)为计算单位,利率低于内地的银行按揭利率。同时,每月还款将以港币结算,避免汇率差价的风险。


    大湾区房价指数再创新高


    事实上,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楼价近年来节节攀升,也是吸引港人“北上”置业的重要因素。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原大湾区指数连续三个月创出历史新高,指数报125.51,环比上升2.02%。12个指数中8个指数录得上升,幅度由1.47%至5.34%不等。



    “中原大湾区指数”的基期设定为2017年7月,基期指数设定为100点。指数以各城市的一手及二手住宅交易价格为核心数据,并以各城市的年度GDP为权重构建。数据覆盖了大湾区11个城市80%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市场,以及成交最活跃、最具价格标杆的二手住宅楼盘。


    中原地产住宅部总裁陈永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内地多个城市在春节期间实施调控措施,已见初步成效,深圳指数虽连创19个月新高,但升幅已明显收窄,是12个月以来最少升幅。同时,香港及澳门指数于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下,升幅明显。大湾区香港指数3月份录得2.79%的升幅,是22个月以来最大升幅。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