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现代学徒制在中山遍地“开花结果”
详细内容

现代学徒制在中山遍地“开花结果”

时间:2021-12-07 20:38:59     人气:737     来源: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作者:
概述: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的余碧强和18位同学一起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考取了岗位技能证书......

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的余碧强和18位同学一起参加“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考取了岗位技能证书,今年6月,他们又从学校拿到毕业证,凭“双证书”成功签约中山龙头企业纬创资通。


这群毕业生命运的转变,得益于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中山


是全国率先探索


现代学徒制的城市之一


2014年


中山在沙溪理工学校、三乡理工学校(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前身)等7所中职学校的7个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


2016年


8月,中山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市(广东仅中山、佛山两市),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7个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


2018年


中山高分通过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市验收,并列入教育部典型案例。


如今


现代学徒制已在全市职业院校


全面推开并结出丰硕成果


01


推行现代学徒制


破解技能人才瓶颈问题


以制造业著称的中山,近年来出现技能人才不足的发展瓶颈问题,现代学徒制,成为企业填补技能人才缺口的“催化剂”。


据市教体局副局长黎国喜介绍


现代学徒制的重点,一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育人的双主体、学徒的双身份;三是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第一对关键词,说的是现代学徒制框架;第二对关键词,描述了学生的身份;第三对关键词,指的是培养过程。


中山现代职校烹饪专业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4年11月开始,该校与中山大信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中山温泉有限公司和中山国际酒店等本市大型餐饮企业合作,学校、企业、学生、家庭四方共同签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办学协议,行传统拜师礼,打通职业培训中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壁垒,培养过程实行工学结合,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根据学校安排,学生高一系统学习文化理论知识及基本功,高二期间依据企业岗位需求预报职位,通过校企双方联合选拔,学徒每学期在开展合作的企业安排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实践课,并采用岗位轮训制度,要求学徒一年内掌握各岗位的基础技术,以此作为第二年定岗晋升的依据。学徒可享受正式员工待遇,例如在信轩酒家跟岗学习的学生,入职时工资为每月2200元,三到六个月工资达到2800元到3200元左右。


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后,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以沙溪理工学校为例,该校汽维专业2014年开始创建中英IMI“双主体三方精准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分三级技能八个学段实施人才培养,实现校企强强联合、校企资源优势互补、专业对接产业链的拓展延伸,成中山首个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学校还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业务,并带动学校周围形成了专门从事汽车维修的“汽修一条街”。


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实践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更高,更受企业欢迎。中山市金港源金属制造有限公司与火炬科学技术学校签订了3年的现代学徒制“金源班”和“金弘达班”培养协议。“学生进入公司后进步非常快,给予公司的回馈令人满意。”该公司负责人说,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不仅能解决学生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还能解决企业招工难、培训周期长的苦恼。更让企业欣慰的是,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比社会招聘引进的员工稳定性高、流失率低。


02


对接“中山智造”


现代学徒制遍地开花


据了解,中山近年来持续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推进市级“双精准”专业和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


目前,校企共建实训类载体在中山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尽管中山各职校涌现的校企共建实训类载体功能各有侧重,但目标均是致力于使人才培养与生产企业的用人需求无缝对接。如中山现代职校与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共建智能装备制造实训中心,与合丰精密(中山)有限公司合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广隆燃具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与1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校外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困扰。


中山一职也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突围之路,今年9月,中山一职与横栏镇政府、横栏镇商会实施现代学徒制“启匠工程”,通过政、商、校、企多方合作,培养能工巧匠。


中山中专的“动漫游戏群工作室”,以“三维课堂·岗位定制·师徒结对·精匠多能”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学校班级授课制局限,让学生跳出学校的圈子去对待学生技能训练,对机加工制造与装调维修技能类教学很有促进作用,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分别于2013年获全国首批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成为中山市特色和紧缺型专业;2017年成广东省首批示范双精准专业建设,2021年成为广东省和中山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


03


中、高职一体化


力保人才培养可持续性


中山还出台文件规定,每培养一名现代学徒制学生,政府分别对培养学校和企业补助2000元,这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此外,中山还按学校专业群遴选若干个固定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和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基地,每年对评估为优秀的基地进行奖励。


随着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的提高,中山于2016年出台了《中山市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将辖区内的中职学校和高职学院组团式发展,组建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职教集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职教集团,并在部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探索“五年一贯制”培养,大大增加学徒在企业工作的时间,为学徒培养质量提供了保证。


2017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加入现代学徒制试点范围,和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中荣印刷集团、蒂森克虏伯电梯集团等企业“结对”。目前,中山职院已有产品艺术设计、电梯工程技术、家具艺术设计3个国家级试点专业和工业分析技术等1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现代学徒制在校生311人。


据初略统计


2016-2019年期间,全市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了1698名学生;2020年至今,53家企业成功备案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涉及员工1600多人。


今年5月,中山市发布《中山市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提出了构建涵盖技能人才引进、培育、评价和激励等环节的“全职业周期”发展体系。倍增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广东技工”工程,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每年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1000人等。


04


借力现代学徒制


创新培养非遗传承人和高技能人才


为让技能人才更贴合产业需求,市教体局引导职业院校将中山现代职校的“拜师学艺模式”引入到红木家具、服装设计等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建立更密切的人才培养机制。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合作成立南区电梯学院、红木家居学院,便是以现代学徒制方式开展人才培养。


红木家居学院


红木家居学院设立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培臣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潘质洪工作室,市工艺美术大师伍斌工作室,中山市红木家居协会会长、市技能大师陈正民雕刻工作室等多类型工作室,探索以技能培养、文化传承为主的工作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师深度参与教学,带徒传艺、技术攻关,共同打造工作室项目,共同开发了《红木家具雕刻纹样设计项目》等11门课程及8本教材。《借力现代学徒制培养红木家居非遗传承人》(家具艺术设计专业案例)作为2019年广东省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被省教研院推荐为教育部典型案例。


南区电梯学院


南区电梯学院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所需的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构建展开探索,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电梯三维数字化模拟教学平台》,并被广东省质监局指定为广东省电梯从业人员上岗资质培训和考核专用平台,为现代学徒制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了所需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中荣学院


中荣学院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包装学院与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开设了广东省陈繆华包装设计大师工作室、中山市高艳飞包装设计大师工作室等。双方从2013年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以来,稳步提升学徒知识和实战能力,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中荣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据悉,火炬职院包装学院相关协同育人模式、岗位课程“五位一体异步教学”模式得到教育部学徒制专家认可,全面推广。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不仅让学徒制学生成了“香饽饽”,还锻造出了一批支撑“中山智造”崛起的技术技能精英,培养出一批企业紧缺、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如中山现代职校2018年烹饪专业的谢金芳、叶亲枝获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山一职2014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小胡、小徐等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录用;火炬职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李彤、关天进、龙美妮同学分别获得2020年第七届全国印刷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全国一等奖、二等奖,李彤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印刷行业技术能手”,关天进被人社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这些人们眼中曾因成绩不佳无法进入普通高中的顽皮孩子,通过学习技能,却在国家级技能“奥运会”上大放异彩。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是职业教育的根和魂


中山市教育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彭晓新表示


我市将继续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培育技能型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技能型骨干力量和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 截至12月6日4时,宁波镇海区报告3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为一家人。目前,3例阳性感染者已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镇海区将蛟川街道临江小区、阿尔卑斯电子厂区及员工宿舍区域划为封控区;将临江小区所在的临江社区,以及阿尔卑斯电子厂区周边,东至绕城高速、南至中官路、西至金达路、北至雄镇路范围划为管控区;将蛟川街道其余区域划为防范区,对以上区域立即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提醒广大市民


    请11月21日以来有宁波市旅居史的来(返)中山人员,与病例有相同行程轨迹人员,粤康码“红码”和“黄码”人员,第一时间到所在居委(村委)、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配合完成居家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工作。请各社区(村)和用人单位主动开展人员排查。


    重点关注地区来(返)中山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中山市疾控中心12月6日10时更新)



  •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学习全过程,以信息化服务不动产登记为抓手,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实实在在的成果,不断以信息化技术服务提高不动产登记业务的便民度,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加强不动产登记“总对总”模式的业务协同


    信息中心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推进“不动产登记+法院服务”“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实现了抵押权登记和查封登记协同办理,延伸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拓展了业务办理渠道;在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过户联办的基础上,增加不动产登记与电视、网络等立(过)户一并申请的“集中办”,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


    二、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信息和地籍图自助查询服务


    在现有不动产登记信息网上自助查询、终端自助查询的基础上,于9月14日在局网站上线了中山市地籍图公示查询系统,查询范围覆盖全市行政区域,提供已登记国有建设用地宗地、集体建设用地宗地的宗地范围、宗地代码、权属性质、权属类型和面积等信息的网上公开查询,便捷企业群众地籍图查询通道,优化营商环境。


    三、深化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应用


    在业务申办时,推广使用电子证照,包括身份证、营业执照等,减免群众提交相关材料;在申办业务确认时,推广使用电子签名,减免群众跑现场次数;在业务受理时,提供加盖电子印章的收件回执,有效提高收件办理效率;在业务办结时,实时签发不动产权电子证书或证明,提高不动产登记时效性。利用信息化技术,为不动产登记业务全流程提速增效。


    四、助力推进我市不动产登记业务“跨境办”


    信息中心与市不动产登记登记中心联合开展不动产抵押登记“跨境办”工作,协调市信息中心、移动公司及两家澳门银行,完成跨境网络调整优化及不动产登记与银行联办系统的调试。11月12日,签署了《中山-澳门“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跨境通办合作框架协议》,首次将“互联网+政务+金融”合作模式推广至澳门金融机构,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在澳门“跨境通办”。


    下一步,信息中心将继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落实信息化服务、深化放管服工作的重要抓手,推进实践活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在更高层次提升人民群众的办事满意度。

  • 分享